2013年,全區住房城鄉建設系統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認真學習十八大報告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積極開展群眾路線實踐活動,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的決策部署,強化城鄉規劃建設管理,加強住房保障和改善民生,創新思路,狠抓落實,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
一、2013年度主要工作目標任務
2013年我廳工作目標任務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城鄉規劃調控,著力推進城鎮化跨越發展;深入開展“美麗廣西•清潔家園”專項活動,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生態環境;加快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全面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農村危房改造扎實推進;深化拓展城鄉風貌改造,著力打造民族和地方特色;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著力加快建設經濟發展;狠抓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安全生產總體形勢平穩;加快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著力推進建設領域節能減排。
二、工作措施與亮點
2013年,全區各地住房城鄉建設系統高度重視,完善工作機制、強化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明確工作重點、籌措建設資金、合力強力推進,總體上呈現目標明確、措施有力、推進有序、成效顯著、亮點突顯的良好態勢。
(一)加強城鄉規劃調控,著力推進城鎮化跨越發展。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城鎮化已成為我區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和強大引擎,我區城鎮化建設過程中主要采取的工作措施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加快城鄉規劃編制。圍繞推進新型城鎮化,深入實施廣西城鎮體系規劃,北部灣城鎮群規劃組織編制,西江干流城鎮帶規劃編制完成,《桂林漓江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獲住建部批復實施,桂林、防城港等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加快推進。《桂平西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2012—2030)》和《花山風景名勝區花山巖畫景區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的規劃方案審查已經完成。城鎮控制性詳細規劃覆蓋率穩步提高,縣城以上城市市政專項規劃和75個縣域垃圾處理專項規劃編制全面推進。2013年全區村鎮規劃集中行動規劃編制任務共12,036個,其中鄉鎮總規任務91個,控制性詳細規劃任務109個,村莊規劃任務是11,836個。截至11月底,全區已完成地形測量是11,502個,完成率95.6%;已進行規劃編制10,374個,完成率86.2%;已落實并下達到自治區本級財政補助資金15360萬元。
2.加快城市新區與產業園區互動發展。充分發揮大城市在集聚人口、資源、產業等方面的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完善城市新區和產業園發展規劃,統籌城市新區與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南寧市五象新區建設以文體帶動、創意產業拉動,積極培育總部經濟、現代物流,進一步完善文化、體育、衛生等基礎設施。新區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完善,各專項規劃加快編制與完善;新區主干路網基本形成,跨江大橋建設加快推進,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水系和綠地系統加快建設;“七館三街”建設穩步實施,總部基地建設順利推進,南寧保稅物流中心穩步向綜合保稅區過渡,體育產業城、文化產業城、龍象谷等項目順利推進;工業園區、商業商務服務區、生態休閑區等其他功能區建設加快,新區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城市功能逐步配套、產業加快發展。柳州汽車城配套路網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加快完善,柳東新區建設初具規模。東風柳汽商用車基地等汽車產業項目加快推進,柳東新區在征地和融資上取得重大突破,一批重點產業項目和道路、學校、醫院等公共基礎設施項目均進展順利。臨桂撤縣設區已通過國務院批復,桂林世界旅游勝地規劃建設全面展開,臨桂新區的全面建設進入快車道。梧州市蒼海片區基本實現“成湖成景”,社學工業新城、梧州赤水港臨港工業區等產業新城已全面啟動;梧州機場遷建選址獲中國民航局批復,南廣高鐵場站正加快建設。玉林市著力建設玉北容產業走廊;欽州市濱海新城建設順利推進;百色市圍繞打造“紅色福地、綠色家園”,城市新區主骨架路網基本形成;賀州市“一江兩岸三新區”、“賀八平鐘一體化”建設加快推進;崇左市繼續推進城市建設三年大會戰,重點項目推進順利。
3.加快城鎮基礎設施建設。今年前10月,全區市政公用設施完成投資1018.49億元,同比增長24%,占全年任務的82.8%。加快縣城和重點鎮建設,對106個重點鎮實施基礎設施建設“五個一”工程;推進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向城市建成區內的181個村屯延伸。扶持22個撤鄉改鎮的城鎮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實現了全區供水檢測能力的全面突破,150個公共供水廠按照住建部的要求全部達標,并率先在西部12省實現了縣級水廠12項檢測能力全部達標的目標。二是率先實現西部12省縣縣完成燃氣專項規劃編制工作。截止今年10月底,城市燃氣專項規劃已完成編制并批復的有設區市9個、已完成編制待批復的有4個設區市、25個縣;正在編制的有 1個設區市、30個縣;尚未編制的有 7個縣。隨著廣西天然氣“縣縣通”工程的開展,各地城市管道燃氣項目的吸引力逐步體現,我廳將督促各地充分利用項目優勢,將燃氣專項規劃的編制列入企業投資管道燃氣項目的前提條件之一,協助地方落實專家對規劃質量把關,加快、加強規劃的編制和評審工作,力爭年底前率先實現縣縣完成燃氣專項規劃編制工作。三是首次在全區開展了 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和城市二次供水試點工作。根據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桂政辦發[2011]146號)和2013年全區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關于開展城鎮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工作的精神, 2013年3月,我廳提出了全區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工作的總體目標、工作原則、工作措施、工作步驟和工作要求。目前,各市均已制定了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工作方案,確定了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小區165個。2013年7月底,全區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工作1000萬專項資金已下發各市縣。四是圍繞加強城市管理這一核心,首次較為系統的出臺了多個城建管理工作指導文件。根據城建各行業的發展形勢,同時針對城建各行業存在的比較集中和迫切的問題,研究部署了《廣西壯族自治區城市道路橋梁設施維護工作指導意見》、《廣西壯族自治區做好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指導意見》、《廣西壯族自治區關于加快推進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工作指導意見》等19個指導意見的制定工作。目前已完成一半以上的指導意見的起草工作,爭取年內完成全部起草工作,明年上半年全部出臺。
(二)深入開展“美麗廣西•清潔家園”專項活動,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生態環境。作為“清潔家園”專項活動牽頭單位,我廳加強組織協調,加強農村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注重技術服務,積極探索破解農村垃圾處理難題。
1.加強環衛基礎設施建設。我廳按照“城鄉一體、區域共享,因地制宜、穩步推進,統籌規劃、分期實施”的原則,科學布局,有序地組織各地開展農村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引導各地從各自的實際出發,明確實行就地處理、村收鎮運縣處理和村收村運片區處理的區域,并配備相應的垃圾收運、處理設施。組織75個試點縣246個鄉鎮垃圾轉運設施項目建設,截至11月底,已基本完成土建和設備安裝的有183個,占計劃任務數的74.4%;在建的有63個,占計劃任務數的25.6%;累計完成投資3.01億元。全區新建村莊垃圾池16.10萬個,已配備鄉鎮村莊垃圾收集箱(桶)152.51萬個、清運三輪車3.82萬輛,鄉村環衛設施大幅改善。
2.加強垃圾處理技術指導。我廳通過實地考察、舉辦培訓講座等途徑到各地開展垃圾就地處理的技術指導工作。同時,制定出臺了《廣西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技術指引》,擬定農村垃圾就地處理和城鄉一體化處理技術路線,推出農村垃圾處理六種具體方法,引導各地就地就近、因地制宜處理農村垃圾。
3.推動建立清潔鄉村長效機制。我廳積極引導各地制訂長期的農村環境衛生投入保障機制,通過推動加大公共財政對農村環衛工作的投入,落實村屯長效保潔機制,指導村規民約建立與推行,引導廣大農民群眾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清潔生產習慣,促進清潔鄉村活動的不斷深化,確保廣西鄉村天藍樹綠水清。
(三)加快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全面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一是分解目標任務,明確工作責任。在接到國家下達的2013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任務后,我廳于2013年1月6日迅速召開全區住房保障工作會議,傳達全國會議精神,將目標責任分解下達至各市和部門,同時還將執行綠色建筑指標、分配入住及住房保障信息化建設3個指標首次納入各市的目標任務,以便利于落實責任。二是加強督查工作。近年來,自治區層面推行了自治區領導牽頭督查、自治區有關部門聯合督查、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月度專項巡查的“三督查”制度和問責機制。今年,要求全區每一個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質量監管任務都分解落實到具體監督員身上,質量監督機構內部也建立了查控機制,嚴控質量。三是繼續完善住房保障政策。今年相繼出臺了《廣西壯族自治區保障性住房管理暫行辦法》、《廣西壯族自治區住房保障建設項目監管規程》、《廣西壯族自治區住房保障資源配置監管規程(試行)》、《廣西壯族自治區壯族自治區保障性住房建設標準》等近二十個規范性文件和政府規章,初步形成了以公共租賃住房和廉租住房為重點、以各類棚戶區改造為支撐、以經濟適用住房和限價商品住房為補充的覆蓋城鎮中低收入群體的住房保障體系,我區也成為全國住房保障法規最為完善的省區。2013年,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2013年廣西住房保障工作實施方案》,從質量安全、資金籌集、分配入住、拓寬保障性住房覆蓋面、信息化管理、引導保障性住房優先發展綠色建筑等方面部署了2013年工作。我廳出臺了《全區住房保障信息化建設工作實施方案》,對我區保障性住房信息系統的建設作了全面部署。進一步加大地方資金配套,加大城市棚戶區改造和公租房補助力度。繼續推動建立保障性安居工程融資平臺,會同自治區發改、財政、中國人民銀行南寧中心支行推動保障房私募債發行試點工作,以更低的融資成本、更靈活高效的融資模式推動我區保障房建設。
2013年全區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目標任務138,967套(戶),截至10月底,全區保障性安居工程新開工建設151,377套(含新增發放廉租住房租賃補貼16,494戶)、面積950.78萬平方米,完成目標任務的109.49%。基本建成116,043套、面積850.3萬平方米,完成年度基本建成10萬套目標任務的116.04%。全區2013年新增分配入住94,767套,完成年度新增分配入住9萬套目標任務的105.30%。全區保障性住房完成投資164.26億元,約占全年計劃總投資182億元的90.25%。11月底,自治區房委會共審批了危舊住房改造項目47個,擬拆除危舊住房總建筑面積61.61萬平方米,計劃新建住房31,189套、318.63萬平方米,計劃投資151.53億元。
(四)農村危房改造普新篇。我廳高度重視農村危房改造工作,按照中央和自治區的統一部署,加強組織領導,制定實施方案,加大工作力度,創新工作模式,統籌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取得了良好成效。
1.解決近100萬貧困群眾的住房問題,農村危房改造成為農村貧困群眾最擁護的建設工程。2013年,國家下達我區農村危房改造任務共23.6萬戶(含2012年底追加今年的8萬戶任務),中央補助資金18.45億元。其中,邊境一線10縣1.4萬戶,中央補助資金1.4億元;國家特困縣4萬戶,中央補助資金3.4億元。截至12月15日,開工建設237,138戶,開工率達到100.5%,竣工235,343戶,竣工率99.7%,完成2013年自治區為民辦實事任務的130.8%;共籌措落實配套資金25.57億元,是中央補助資金的1.39倍。預計到年底,改造任務將全面完成,解決近100萬貧困群眾的住房困難問題。
2.拓展危房改造的面和量,農村危房改造再上新臺階。2013年,國家共下達我區農村危房改造任務23.6萬戶,中央補助資金18.45億元,任務量、資金量較歷史最多的2012年分別高18%和20.8%;我區共落實改造戶23.7萬戶,較最多的2012年還多19%;我區農村危房改造財政補助資金創歷年新高,落實配套資金25.57億元,戶均補助標準邊境一線2.1萬元,國家特困縣1.91萬元,其他困難戶達1.85萬元,大大減輕了農民自籌資金的負擔,增加了農危改戶的財產性收入。預計到年底,將完成投資120億元,較最多的2012年完成投資還多近30億元。由此,農村危房改造量、完成量等創歷史新高,再上了一個新臺階。
3.解決了最困難群眾的住房問題,極大地改善民生。2012年底,我區邊境縣、民族自治縣和國家、自治區級貧困縣及國家確定的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的53個縣的農村危房總量達72.01萬戶,這些群眾基本都是赤貧戶,大多是少數民族且居住于邊遠地區或大石山區,自然條件惡劣,生活極其艱苦,經濟條件極差,住房安全問題突出。我廳高度重視,把這53個縣的農村危房作為今年的改造重點,傾斜安排了17.63萬戶,占改造總量的74.7%;安排少數民族群眾13.85萬戶,占改造總量的58.7%。同時,安排農村分散供養的五保戶、低保戶、殘疾人貧困家庭6.24萬戶,占改造總量的26.4%,真正幫助居住在最危險房屋中、最貧困的農村家庭和農村特困戶解決了最基本住房安全需求,極大地改善了民生。
4.重點加強邊境危房改造,維護邊疆穩定和國門新形象。我區共有邊境縣10個,農村危房總量達11.7萬戶。我廳在組織實施農村危房改造過程中,非常重視邊境穩定工作,在2013年項目和資金的安排上,對邊境縣予以重點傾斜,共安排邊境一線10縣危房改造3.71萬戶,平均3,710戶/縣,較全區平均數2,269戶/縣還多63%;補助標準高于其他地區近2,500元/戶以上。目前,上述邊境一線的危房改造戶大多建起了新房,居住條件得到極大改善,有效促進了邊境地區的和諧與穩定,樹立了良好的國門形象。
5.擴大內需、促進發展,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據初步統計和測算,廣西今年的農村危房改造,合計使用磚35.4億塊、水泥140萬噸、沙石1180萬噸、鋼材42.5萬噸、木材46.5萬立方米;中央投入補助資金18.45億元,帶動了廣西自治區、市、縣三級配套投入約25.57億元,并直接拉動農民投資約75億元。同時,通過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調動了農民建房的熱情,激活了農村建筑市場和家庭耐用品消費市場,有效拉動農村投資和消費以及鄉村交通運輸業的發展,預計可間接拉動全區消費上百億元,新增建筑業勞動力就業、新增建材行業及其關聯產業的工作,為農村工匠和務工人員開拓了增收途徑,實現了擴內需、促發展的目標,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6.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促進了社會和諧發展。廣西各地在實施農村危房改造過程中,注意堅持政府主導、農民主體的原則,各地各級干部深入到農村危房改造的第一線,從危房評定到危房驗收全過程中予以指導和服務,注重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在危房評定、申請、審核、評議和張榜公示等審批程序中,實現公平、公正和公開,從而凝聚了人心、民心,融洽了黨群關系和干群關系,促進了社會和諧。
(五)村寨防火改造工作初見成效。截至11月25日,三江縣村寨防火改造二期工程共18,408戶的“四改”任務中,電改開工18,428戶,開工率100%,竣工12,178戶,竣工率66.2%;灶改開工18,408戶,已全部開工,開工率100%,竣工14,348戶,竣工率77.9%;水改9,992戶,開工9,992戶,開工率100%,竣工3,069戶,竣工率30.71%;寨改682戶,開、竣工均為682戶,開、竣工率均為100%;消防器材室304個,已全部開工,開工率100%,竣工196個,竣工率64.5%。購置319個村屯消防器材,已購置配備319個村屯,完成率100%。新建屯級路項目開工13個,開工率100%。新建橋梁、滾水壩項目尚未開工。自治區本級財政補助資金8,667.14萬元,已到位資金8,281.335萬元。
(六)城鄉風貌改造現特色。一是風貌改造重配套,綜合整治做法獲推廣。2013年,我區風貌改造注重綜合整治,共整合26個部門涉農資金和項目,按“標準件”建設和“菜單式”投入的方式集中投放,產生良好的綜合效應,得到了住房城鄉建設部的充分肯定。2013年7月29日,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浙江等地新農村建設經驗的通知》(建村函[2013]163號)將我區通過風貌整治推進農村綜合治理的經驗在全國進行推廣。2013年10月9日,根據習近平總書記批示,由中農辦、住建部、農業部、環保部組織在浙江桐廬召開的全國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工作會議,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會上,我區結合風貌改造推進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做法做了書面經驗交流(全國共有8個省區做了書面經驗交流)。二是拓展風貌重長效,促進特色塑造上臺階。2013年,我區的城鄉風貌改造的考核目標為4萬戶。截至2013年11底,外立面改造開工38,914戶、竣工31,646戶,開、竣工率分別是96.57%和78.54%,預計到12月底將全面完成4萬戶的目標。開展9個特色民居特色研究,總結特色建筑元素成系統;特色名鎮名村建設完成投資2.46億元,約20多個村鎮基本完成任務顯特色;柳州市城中村改造試點初見成效,南寧市建新拆舊試點取得重大突破,桂林市永福縣完善鄉鎮規劃建設管理機構、建立健全國土、建設聯審聯批制度取得新進展。三是因地制宜重實用,文化保護傳承見成效。按照啟動會的部署要求,各地在實施外立面改造時,充分挖掘民族和地方文化,因地制宜的使用地方材料,立面改造更為實用、經濟。玉林市編制了《嶺南特色農村住宅建筑設計通用圖集》,下發到全市102個鄉鎮和1,372個行政村,指導農村房屋建設和外立面改造。桂林市統籌技術力量,通過指派技術骨干到名鎮名村所在建設點掛職的辦法,提升名鎮名村建設成效。岑溪市三江口村在實施名村建設中,大量采用卵石、毛竹等地方材料,營造獨具特色的風格,南寧市提供涵蓋各種戶型和面積的壯族民居圖集給村民,鼓勵村民按照圖集建設并給予最高4萬元的獎勵。四是更新理念重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結碩果。各地按照“清潔鄉村”的整體要求,將道路硬化、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綠化美化作為村莊綜合整治的首要任務,大力推進人居環境改造,取得明顯成效。據統計,五期工程覆蓋范圍內,累計硬化道路278條,建設垃圾池246個,綠化村屯98個,推進了一批鄉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促進改造區域人居環境提升。五是加強創新重民意,促進風貌改造創和諧。玉林市玉州區在組織實施中采用“先改后補”的辦法推進。具體說,就是由政府編制改造設計圖集征求農戶意見后修改完善,形成改造方案,與需要進行房屋外立面改造的農戶簽訂改造協議書由群眾先自籌資金進行房屋外立面改造,完成改造任務后,政府再對完成了房屋外立面改造的農戶依據改造面積按相應補助標準進行獎勵;同時,對少數存在“等,靠,要”的農戶,自治區風貌辦工作人員親自到農戶家中進行思想動員和政策宣傳,群眾不滿意不做,群眾不滿意不為,有力地保障了風貌改造的推進。六是辦好廣西園林園藝博覽會。第三屆廣西園博覽會于8月31日在南寧開幕,至10月7日接待游客208萬。各地以舉辦園博會、創建園林城市為契機,加大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力度,進一步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生態環境。現在我們正全力推進第四、第五屆廣西園博覽會的各項工作。
(七)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著力加快建設經濟發展。今年,面對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我廳采取了強有力的措施,穩投資、促銷售、抑房價,國家和自治區一系列房地產政策落到實處。一是認真貫徹落實國辦發〔2013〕17號文件精神,完善我區房地產市場調控措施。年初我廳召開了全區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嚴世明廳長在會上強調各地要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監管,進一步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力度,促進我區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2月底,國辦發〔2013〕17號下發后,我廳迅速行動,草擬了《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繼續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指導意見》(代擬稿)上報自治區人民政府,召開全區各市房地產主管部門貫徹落實國辦發〔2013〕17號文件座談會,部署年度房地產調控工作,并指導首府南寧市出臺了《關于繼續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南府辦〔2013〕58號)。10月11日,受自治區人民政府委托,我廳組織自治區發改、財政、國土、統計、稅務、金融等部門,以及全區14個地市房地產開發主管部門召開房地產市場形勢分析座談會,通報全區目前房地產市場形勢,提出了保持房地產市場穩定,確保完成年度投資目標的要求,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拿出了項目、土地、財稅、銷售方面的應對措施,促進我區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二是加強房地產形勢研判,及時掌握全區房地產市場動態。我廳高度重視房地產市場監測和形勢分析工作,認真分析全區房地產市場動態,每月按時進行房地產分析形成報告供廳領導參考;每季度參加全區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投資運行分析會,認真聽取地市意見,部署下一階段工作;及時將全區房地產形勢分析報告上報住房城鄉建設部和自治區人民政府。三是全面推進城鎮個人住房信息系統建設。我廳督促指導全區各市按照國家和住房城鄉建設部的工作部署開展個人住房信息系統建設工作。上半年,我廳分別下發了兩個貫徹和指導文件,要求地市全面加快推進城鎮個人住房信息系統建設工作,確保按期完成自治區、市、縣三級個人住房信息系統聯網工作;并于今年5月,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對賀州、梧州和崇左等3市開展2013年全區個人住房信息系統建設重點督查工作,加強對落后城市的督促檢查和技術指導。四是加強住房公積金監管工作。2013,我區住房公積金管理運行總體運行態勢良好,住房公積金歸集額、提取額及貸款發放規模同比均實現較快增長,住房公積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試點工作有序推進。2013年1-11月全區共歸集住房公積金190.80億元,同比增加24.57億元,增長14.78%,預計全年歸集額達211億元。截至2013年11月底,全區累計歸集住房公積金達1,236.40億元,歸集余額595.05億元,分別比2012年末增長20.36%和15.81%。預計到2013年底,全區累計歸集住房公積金達1256億元。截至2013年11月底,全區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職工人數達264.14萬人,比2012年末增加13.10萬人,增長5.22%,占城鎮在崗職工人數(331.8萬人)的79.60% ,預計全年住房公積金覆蓋率達80%。全區使用住房公積金達216.14億元,同比增長40.63%。其中,住房公積金提取達115.11億元,同比增加25.48億元、增長28.43%,預計全年提取額達130.49億元。2013年1-11月發放個人住房貸款101.03億元、4.4萬戶家庭,同比分別增加36.96億元、1.14萬戶,增長57.68%和35.16%,貸款余額380.74億元,同比增加72.44億元,增長23.50%。預計全年共發放貸款達563.83億元。
(八)狠抓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安全生產總體形勢平穩。一是開展建筑市場監管工作。年初,我廳下發了《關于開展2013年全區建筑業企業資質核查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市開展企業資質核查工作。目前,對未參加資質核查的132家建筑業企業予以全區通報批評,并限期報送核查材料;對資質條件達不到要求的46家建筑業企業責令限期整改,整改期間,企業暫停新接工程,不得新申請資質。在開展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機構資質核查暨檢測市場行為專項檢查方面,共檢查了184家工程質量檢測機構和混凝土內設試驗室。對36家存在違規開展檢測業務、管理混亂,以及檢測人員資格不符合要求等問題分別給予暫停承攬檢測業務或通報批評,進一步規范了建筑市場秩序。完善我區建筑市場監管信息化體系,建立了廣西建筑業企業誠信信息庫,進一步規范我區建筑市場從業各方誠信行為。二是加強建筑施工安全監管。召開了全區建筑市場監管工作會議,部署2013年全區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同時,下發了質量安全生產管理等一系列文件,部署各市開展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建筑施工安全大檢查等工作。5月份,組織開展了2013年上半年全區建筑市場暨建筑工程質量安全層級監督檢查,共抽查了14個設區市14個縣(市、區)74個項目,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41個。6月份,在貴港市舉辦了全區建筑施工質量安全標準化現場觀摩會。7月份,專門召開了建筑施工安全生產約談會,要求各市各企業認真吸取教訓,搞好安全生產工作。9月份,專門召開了2013年第三季度建筑施工安全生產形勢分析座談會,部署第四季度安全工作。開三是開展清理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工作。今年以來,我廳接到有關拖欠農民工工資、工程款方面的投訴60件,上級轉來各種投訴21件,群眾來信和廳信訪辦、監察室轉辦39件,我廳認真進行了處理。由我廳牽頭組織的自治區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專項檢查組于今年1月22—25日對玉林、防城港、欽州等市開展為時4天的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專項檢查,按要求完成了自治區農民工工作聯席辦交辦的任務。3月中旬,我廳派出工作組深入到河池市和宜州、羅城等市縣,與當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及業務主管人員一起共同為3個投訴熱點問題召開專題會議,協調解決投訴事項。
(九)加快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著力推進建設領域節能減排。一是加快污水垃圾處理配套設施建設。截至2013年10月底,在建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共20項,其中在建污水處理設施16項,新增污水處理能力53.7萬噸/日,項目總投資24.5億元,已完成投資16.71億元,到位資金17.32億元,完成投資率為68%;在建生活垃圾處理設施4項,新增垃圾處理能力70噸/日,項目總投資3.25億元,已完成投資2.45億元,完成投資率為75%。我區在經過三年全面推進建設,2010年成為全國第9個、西部第2個縣縣建成污水處理廠的省區后,我區繼續加快污水垃圾處理設施配套建設,目前,全區已建成運轉的污水處理設施114個,生活垃圾處理設施71座,建成垃圾轉運站389座(含鄉鎮)。污水處理廠已成為我區削減COD的主要手段。預計年底,我區污水處理率和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將雙雙達75%的目標。二是扎實推進建筑節能工作。據各市上報數據,今年前三季度,全區執行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的城鎮新建建筑面積達2700多萬平方米,共新增節能能力約56.7萬噸標準煤,提前完成全年44萬噸目標任務。新建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執行率設計階段達100%,施工階段達到了國家提出的城市新建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執行率施工階段達到95%以上的目標要求。積極推動全區一、二星級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管理體系建設和綠色保障住房建設。目前,我區完成星級綠色建筑設計評價標識評審的項目30項,其中2013年評審了16項,超額完成2013年績效考核任務。同時,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建節能監管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扎實推進,于11月底前全面完成。我區獲得國家批準補助約6.59億元的17個示范市縣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項目和10個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示范項目進展順利。一批項目通過了星級綠色建筑評價標識,今年首次獲得3個三星級綠色建筑(星級最高標準)。同時,積極申報和組織智慧城市建設,年內我區5個市(區)獲國家智慧城市試點。三是墻體材料革新加快推進。重點推進城市“限粘”、縣城“禁實”工作開展,19個市縣基本完成“限粘”、“禁實”任務。在全區組織開展整鄉(鎮)推進新型墻體材料示范工作,目前共有35個鄉(鎮)提交了申報材料。全區經認定的新型墻材企業已達1200家,其中獲新認定的企業120家,新增新型墻材產能約40億塊標磚。墻改節能減排淘汰落后產能企業43家,新建磚廠75家,建成和在建超8000萬塊標磚的新型墻材企業20家,超一億塊標磚產能規模企業5家,實現我區五億塊標磚產能規模企業零的突破。
(十)切實加強干部作風建設,促進黨員干部廉潔從政。中央和自治區關于貫徹落實八項規定實施細則下發以來,我廳做到早傳達、早布置、早貫徹、早行動,通過對中紀委及自治區紀委相關文件精神的學習,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典型案件警示教育,切實加強了全體干部職工拒腐防變能力。結合工作實際,制定了《貫徹落實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有關規定實施辦法》。對改進調查研究工作、精簡會議活動、精簡文件簡報、規范公務接待工作、嚴把因公出國(境)關、規范公務用車管理等作出了明確規定。進一步規范了 “三公”管理工作,嚴格控制了“三公”經費預算和支出。按規定公布“三公”經費預算和支出情況;對公務接待管理規定進行了修訂,嚴格控制接待范圍和接待標準;研究制定了教育培訓管理辦法,規范教育培訓工作;嚴格因公出國(境)管理,認真履行審批手續;規范機關公務用車管理,加強公務用車購置預算管理和車輛使用管理。通過學習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截止目前,全系統沒有發現違規違紀現象。據統計,中央“八項規定”執行后,截至今年11月底,廳機關共減少會議10個,減少文件50件,精簡簡報5種。2013年支出比年初預算經費縮減,其中,會議經費減少122.42萬元,因公出國(境)經費減少9.45萬元,公務接待費減少0.88萬元,公務用車購置費減少60萬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減少7.02萬元。
三、預期成效
今年來,經過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廣大干部的努力奮戰,我區住房城鄉建設事業得到充足發展,取得了驕人的業績。預計在以下幾個方面將有所突破。
(一)干部隊伍整體素質得到提高。按照廳領導的要求,為了更好地提升機關干部臨場應變能力、思維能力、語言組織、口頭表達能力以及處理復雜矛盾和突發事件的能力,全面提高機關干部的綜合素質,今年組織開展了2013年正處級領導干部金色6分鐘暨述職述廉演講活動、廳機關副處級領導干部“中國夢”即席演講活動。同時,抓好領導干部專題培訓及在職干部全員培訓工作,組織開展全區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各類崗位資格培訓及繼續教育,共培訓79,103人次參加。承辦全區住房城鄉建設系統縣處級、鄉科級領導干部城鎮化專項研修班4期,培訓領導干部411人。做好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城鄉規劃與管理”在職研究生班216名學員的報名和組織管理工作。
(二)建設領域固定資產投資預期超額完成。2013年自治區黨委、政府下達我廳的建設領域固定資產投資任務是2,930億元,其中房地產業1,700億元,城鎮市政基礎設施投資1,230億元。1—11月份,全區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完成房地產業和市政公用設施建設投資2,747.89億元,完成全年2,930億元投資任務的93.8%,同比增長7.9%。其中:房地產業完成投資1,604.8億元,同比增長0.9%,占全年任務的94.4%;市政公用設施完成投資1,143.09億元,同比增長19.5%,占全年任務的92.9%。
(三)城鎮化得到跨越式發展。2013年城鎮化率預計增加1.7左右,為歷年新高,城鎮化已成為我區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和強大引擎。
(四)安居惠民工程(為民辦實事項目)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全面完成。據統計,截至2013年10月25日,我廳完成或基本完成了安居惠民工程(為民辦實事項目)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績效考評指標年度目標任務。(1)完成制定印發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工作方案。2013年3月22日,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2013年廣西住房保障工作實施方案》(桂政辦發〔2013〕26號),明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目標任務、總體要求、工作部署和工作措施。(2)完成開工目標任務。全區完成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住房13.4883萬套,完成年度目標任務108.17%;其中,廉租住房新開工1.6087萬套,完成年度目標任務102.9%;公共租賃住房新開工6.0314萬套,完成年度目標任務103.42%;經濟適用住房新開工1.4460萬套,完成年度目標任務107.1%;限價商品住房新開工1.7373萬套,完成年度目標任務104.1%;城市棚戶區改造新開工1.1821萬套,完成年度目標任務125.22%;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新開工2498套,完成年度目標任務101.46%;林業棚戶區改造新開工2704套,完成年度目標任務100%;墾區棚戶區改造新開工9626套(含華僑農林場7626套),完成年度目標任務100%。(3)完成基本建成目標任務。全區完成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住房11.6034萬套,完成年度目標任務116.03%。(4)完成新增發放廉租住房租賃補貼年度目標任務。全區完成新增發放廉租住房租賃補貼1.6494萬戶,完成年度目標任務115.6%。(5)完成分配入住目標任務。全區完成保障性住房分配入住9.4767萬套,完成年度目標任務105.30%。(6)完成籌措保障性安居工程資金目標任務。完成籌措中央投資補助資金和自治區本級財政配套補助資金共35.50億元,其中,公共租賃住房項目資金23.13億元,完成目標任務134.09%;城市棚戶區改造項目資金1.59億元,完成目標任務147.9%;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項目資金2.91億元,完成目標任務557.96%;廉租住房項目資金7.88億元,完成目標任務105.0%。(7)完成對設區市開展督查巡查目標任務。截至2013年11月底,我廳共組織開展對14個設區市的督查巡查共94次,完成對全區14個市督查巡查4次以上績效考評指標。(8)完成制定印發設區市績效考評方案目標任務。我廳在自治區績效辦印發設區市績效考評指標后,及時研究制定對設區市的考評方案。2013年9月18日,我廳下發了《關于印發設區市2013年度為民辦實事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績效考評方案的通知》(桂建保[2013]18號)。
(五)“清潔家園”環境整治結碩果。各地按照“清潔鄉村”的整體要求,將道路硬化、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綠化美化作為村莊綜合整治的首要任務,大力推進人居環境改造,取得明顯成效。據統計,五期工程覆蓋范圍內,累計硬化道路278條,建設垃圾池246個,綠化村屯98個,推進了一批鄉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促進改造區域人居環境提升。
(六)危舊房改造扎實推進。一是農村危房改造方面。預計今年將全面完成危房改造23.7萬戶,解決近100萬貧困群眾的住房難問題,較最多的2012年還多10萬多貧困群眾;累計完成投資將達120億元,較最多的2012年還多完成投資近30億元。由此,農村危房改造量、完成量、補助資金量、補助標準等創歷史新高,再上一個新臺階。二是危舊房改造方面。預計全年新開工建設住房13500套,占年度建設計劃12000套的112.5%;預計全年基本建成住房4000套,占年度竣工計劃2800套的142.86%;預計全年完成投資35億元,占年度目標任務的194%。
(七)建筑節能快速發展。預計全區全年新增節能能力約70萬噸標煤,為我區建設“兩型”社會,完成全區節能減排目標任務做出貢獻。通過檢查指導,促進各地建筑節能目標任務和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工作任務的完成,提高各地建筑節能管理水平和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工作的熱情。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的落實,將推進全區綠色建筑的快速發展。
(八)住房公積金監管取得新成就。預計全區今年住房公積金新增額歸集211億元,全區累計歸集住房公積金達1,256億元;預計全年住房公積金覆蓋率達80%,預計全年提取額達130億元,全區累計提取656.73億元,預計全年發放個人貸款達110.35億元,全區累計發放個人住房貸款563億元。
(九)調控成效顯著,房地產市場平穩。根據年初,自治區人民政府明確2013年全區房地產投資任務為1,700億元。我區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由負轉正,同比有所增長,截至11月底,全區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完成1,427.08億元,已完成2013年度房地產開發投資目標任務1,480.9億元的96.4%;同比增長3.2%;預計年底能夠完成年度房地產開發投資目標任務。全區商品房施工面積15,721.0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7.2 %;全區商品房銷售量和銷售額齊升,全區商品房累計銷售面積2,554.8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2.4%,在全國排第18位,西部排第6位;商品房銷售金額達1,180.82億元,同比增長23.9%;全區商品房和商品住房銷售均價保持平穩;據測算,今年1—11月,全區商品房平均售價4622元/平方米,同比增長10.2%;商品住房平均售價4224元/平方米,同比增長7.8%。根據自治區地稅局數據,截至今年11月底,全區房地產業各類稅收230.5億元,同比增長34.2%,占全區地稅收入的32%。
(十)第三屆廣西園林園藝博覽會在南寧成功舉辦。2012年5月3日,南寧市被確認為第三屆廣西園林園藝博覽會承辦城市,自2013年1月18日正式開工建設至8月30日,南寧園博園實現開園迎客。2013年8月31日,第三屆廣西園林園藝博覽會在南寧園博園順利開幕。自開幕至10月7日黃金周時間,南寧園博會期間接待來自國內外參觀考察團204批次,共8000多人次,入園參觀游客達208.18萬人,其中10月1日至10 月7日國慶黃金周期間,園博園入園游客數量達到86.37萬人,主展館游客約30.97萬人,創下了廣西園博會入園人數新高,成為中國—東盟博覽會舉辦期間的重要參觀景點,提高了我區園林綠化建設的國際聲譽,進一步促進了我區城鎮跨越式發展。
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2013年12月19日